前几天,微信的漂流瓶功能宣布下线,引起了你们飞哥的注意。都这个时代了,还有人玩漂流瓶?
还真有,还很多!不信你看。
对于漂流瓶功能的下架,飞哥真的扼腕叹息,怎么能因为瓶子里装的是敌敌畏,就把瓶子砸掉呢?
被葬送的传统交流方式
你们飞哥最近把朋友圈好友做了分类,其中重要一类,就是瓶儿友,五花八门的微商挺多,但也有从普通网友聊起来的好朋友。
不过奇怪的是,2013年之后的瓶友几乎没有。而2013年,正好是一个分水岭,从那时开始,漂流瓶的内容慢慢不那么正经了。
漂流瓶真是一个极具诗意的存在,和以前的笔友类似,源于陌生人的来往,却成于心与心的交流。
在历史上有一批有志青年,因为祖国的需要和组织的号召,上了山或者下了乡,或者在某个工厂车间从事劳动,在艰苦的环境中总有一项体现文人骄傲的行为:投稿。
他们把自己的人生理想、生活经历、对党的忠诚、对祖国的热爱,纷纷融成文字,然后寄给报社、杂志社、出版社。全国各地的读者给作者写信,而作者则通过书信来和读者解惑人生。
你们飞哥的好朋友老严说过:在纯粹的时代一切都很纯粹;狗屁的时代一切都很狗屁。大家这里只看前半句。
飞哥也和绝大多数圈友一样,没有笔友,不爱写信,这辈子写的、收到的纸质信件不超过10封,强行算上情书的话也不超过10.5封。
但这些信,经年累月,至今仍记忆犹新。
摊开信纸,吸上墨水,一字一字斟酌思考,一句一句写下思念,这个过程很慢,慢到回忆的缝隙里,充斥的都是过往的记忆。
呵,想想那个年代,用这样虔诚的形式,去与一个陌生人谈一些国家大事、市井无赖、人生理想、油盐酱醋,看似不正常但又确实让人回味向往
而这样的时代回不去了,也不可能回去了
但像飞哥这样的假文化青年还在,我们还想在快节奏的时代里继续追思,想要有个新的东西来装载那些狗屁怀念。
文艺青年张小龙说:那就搞个瓶子吧!
飞哥和漂流瓶的那些事儿
后来张小龙找工作去了腾讯,于是2010年QQ多了个应用,海里漂来了陌生人的瓶子。2011年捣鼓出微信后,瓶子又多了一片海。而现在,这片被污染的海,又搞没了瓶子。
其实咱都知道,小龙这丫搞漂流瓶,纯粹为了拉人气搞流量,跟上面飞哥说的那些话,一毛钱关系都没有。但飞哥还是想谢谢他,至少,给了我们一个交流的机会。
那时候的微信,还没有朋友圈,也没有附近的人,除了摇一摇,就是捞瓶子。当时飞哥还在公司上班,经常出差的哪种(注:这里没有你们想听得那种故事)。
捞到的第一个瓶子时,正在重庆出差,捞起来一看,地方:保定,哎哟,老乡啊,聊两句。你什么工作啊?在哪上班啊?多大年纪啊?今天天气不错啊?去吃饭了不聊了啊,叉掉。
那时候觉得这个东西挺好,还能找到老乡,于是闲着没事就捞几个看看。
那时候的瓶子,装的内容很丰富,捞的个数没有限制,人也相对单纯。
如果有人写了一首诗,装瓶子里丢出去,遇到个懂行的,还会点评交流几句,被质疑了,还可以对灯发誓绝对原创云云。
那时候的瓶子,生在一个没有微商的时代,长在一个情色行业没有转型的时期,真的让不少人痴迷和怀念。
直到2013年,飞哥因为一次意外,决定就此告别瓶儿圈。
干律师这行,就得有案源嘛,那时的飞哥比搞微商的头脑先进,天天往海里扔瓶子:“专业律师,免费咨询”,这个也不是打广告,也不违反相关规定,还用到了科技,属于早期的法律技术。
有一天还真有人回复了:
瓶儿友:你是律师吗?问你个专业问题,关于房屋产权的
年轻的飞哥:是,问(言简意赅才显示高冷和专业)
瓶儿友:自己有房子,婚后怎么才能不是夫妻共同共有?婚后买房怎么搞成自己的?
年轻的飞哥:婚前的房子就是结婚后所有权也不会变更,婚后买房一般都会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咨询意见说一半留一半,接下来要刺激服务,免费客户你还想怎么滴?)
瓶儿友:你这个律师不专业,别瞎扔瓶子了
年轻的飞哥????
瓶儿友:我们法院现在审案子这么难,就是你们这帮律师瞎出意见,瞎撺掇。
年轻的飞哥:喂喂喂喂……(信息不能发出)
真是夜路走多了容易掉井里,年轻的飞哥一生气,决定再也不沾漂流瓶这个玩意儿,怎么还能这么套路呢?学术讨论不挺好?骂完人就跑算什么英雄好汉,不服气辩论啊。这个鬼漂流瓶的单向沟通机制真有问题。
喜欢和厌恶就差打嗝那么点时间。确实飞哥打了个嗝的时间,就对这个东西极端的厌恶。
后来手头案子多了,工作也忙了起来,偶尔捞起来的瓶子,大部分都是卖些那啥,对,就是你们想的那样。
飞哥一开始还投诉,屁事不顶,在这个科技浪潮下,人和虫子没什么区别,于是就彻底和瓶子告别了。
直到前几天看到新闻公告。
毒死人的是敌敌畏,瓶子本无罪
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你们飞哥第一反应是:美帝向腾讯动手了?后来再一寻思,搞岔劈了,腾讯是港股,跟马老师大强子不是一路的。再想起自己的亲身经历,原来,这个业务板块已经到了腐肉动刀的地步。
飞哥前段时间跟一个海外留学回来的朋友聊天,说了很多的迷茫无奈,对于当前社会风气的不满,对于自由飞翔的向往等等。
聊到后来,突然想起路遥小说《人生》中的高家林。每个人都是精神理想和现实人生的矛盾混生体,怎么去解决,也许几十年前就有人给了方法,至少是启迪。
其实,时代再怎么发展,一些人性的东西总不会变化太多。
我们能改变的只能是形式,想承载怎样的内容,就要对形式做怎样的管控。发廊可以办营业执照,青楼必须取缔,就是这个道理。
目前,漂流瓶的功能只是暂停,而不是永久性终止。
这是否意味着,这个原本承载情怀的产品,以后还有回归的机会?
真希望漂流瓶不要下线,整改整改,加强管控重新回归,人工智能这么发达了,一些宵小之徒都解决不了?非不为也,实不能也!
我叹息管理者的放任和不作为,也叹息因为一些阴暗面,就带来对整个产品的口诛笔伐,葬送了一项人与人交流的传统方式。
但毒死人的是敌敌畏,瓶子本无罪!
栏目介绍:
“飞要说法”是由湖北尊而光律师事务所宋飞帅律师及其团队原创运营的周评栏目,针对实时热点,力争用风趣幽默的言语,发表法律评论和法律意见。“飞要说法”,一周一会,多多交流,多多关注。这里不讲法律,只讲故事!
宋飞帅律师:中共湖北尊而光律师事务所党支部书记,武汉电视台特约评论律师,武汉晨报、楚天都市报特约评论律师。
擅长领域:公司法律事务,房产合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购销合同等子领域。